在那个瞬间,阴霾密布,掩映着何等的光明希望?
我时常陷入沉思,这学海究竟该不该涉足,是否有必要扬帆启程?人们总将校园誉为圣地,将教育看作圣洁的事务。而我,却认为校园犹如炼狱,教育不过是虚无的幻影。然而,这段求学之路,我并未虚度,汲取了无数知识的精华。
上周,我在体育课上不慎因踢球受伤,次日独自前往医务室,却偶遇空室。值此之际,值周老师莅临检查,我如实相告,心中却忧虑分数的扣除。她轻声询问了我的伤势,温言安慰,称仅为调查,不会减分。此语一出,我那颗焦虑的心终于平息,满怀感激地向她致谢。然而,仅过片刻,班主任怒气冲冲归来,对我一番训斥——分数,终究未能幸免。这位传授“思想品德”的教师,是否真的具备道德?这是否就是中国教育的“特色”,让德行有亏之人肩负起塑造新一代的重任?难道街头巷尾的拾荒者,也该被请上清华的讲坛?从这位“教师”身上,我领悟了“道德”的真正含义,也明白了世事险恶,不可轻信。
吸烟有害,校园禁烟,然而在这片所谓的“圣地”之中,烟火缭绕仍难以避免。环境塑造品格,影响人生。学生吸烟,究竟受何人影响?是家庭,还是校园?在校时间漫长,归家匆匆,谁的影响更深?答案显然,是那些在“圣地”中传道授业的“圣人”。
中华民族,五千年文明深厚底蕴!新中国历任领导倡导“创新”之精神,告诫我们“不被思想束缚”。然而当下的教育体制,却与这一理念相悖,现行的考试,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的“八股”。这就是所谓的创新?那些零分作文,文采飞扬却因揭示现实而落得如此下场,难道我们要重蹈“文字狱”的覆辙?这是教育的真谛?按照教材的思路去学习,抹杀个性,这难道是在培养真正的人才?
每次考试,自主问题环节总是充斥着陈词滥调,好好学习,热爱祖国,报效国家,成为国家栋梁之才...说穿了,不过是为了将来谋生。那些科技翘楚,曾经的“三好学生”又有几人留在了国内发展?然而他们口号喊得最响,那些题目连我自己都感到厌倦,但看到你的答案,我更是心生反感。原以为自己已是无耻之极,却发现世上还有更无耻之人。
师者若失德,何以育人?教者若无方,何以教人?期待那天,阳光冲破乌云,为中国的教育带来一片澄清的蓝天!
吉林省通化县二密中学初三:王震